危险化学品 无机化工 有机化工 农业用化工品 煤化工 行情数据 政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塑化产业竞争加剧,期货工具助企业化解经营风险

  • 2019/11/7 10:56:00
  • 点击次数:296次

大国化工网11月7日讯:

近年来,我国塑料化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全球市场环境和供需关系变化,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愈发严峻。11月5日,在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支持、浙商期货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金融助力塑料产业发展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如何利用衍生工具对冲风险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近年来相关塑化品种大量投产,供给压力增大带来市场格局调整。比如,近几年全球聚丙烯扩能集中在我国,国内自给率不断提高,今年前8月自给率达81.17%。“上游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019年底,浙江石化、恒力石化及部分煤化工企业二期陆续启用,加上后期乙烷、丙烷脱氢制烯烃的大批投产,国内聚烯烃供应将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中石油华东销售分公司信息部副经理许彦表示,今年国内聚丙烯装置扩能远大于聚乙烯,主要是丙烷脱氢(PDH)装置大量投产。考虑部分进口产品的不可替代性,预计2022年国内聚丙烯将有近400万吨供给过剩。

  相对上游的多元化趋势,下游产业集中度却在不断提高,产业链转移也在加速,国内贸易竞争加剧,企业在日常生产销售中面临诸多风险,尤其是很多企业受到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对此,许彦建议企业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在道恩化学有限公司研投部经理訾晓明看来,基差交易平台可以解决传统贸易中信息不对称、市场不透明等问题,打破现货贸易“白名单”壁垒。“现货市场上,很多企业持有‘不与陌生人做生意’的习惯,认为与陌生人开展业务具有不确定性,存在一定违约风险。”他指出,大商所基差交易平台通过实行交易商认证制度,筛选高信用对手方以实现交易增信,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概率。

  浙期实业副总经理许彬彬指出,生产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在原料和产品上都存在风险敞口。他认为,场外期权工具可以为塑料化工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避险方案,例如可以通过买入看涨或看跌期权,锁定采购或销售价格、优化库存风险管理。

  大商所产业拓展部相关业务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2007年,大商所上市了首个工业品期货品种——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开启了从农产品期货市场向综合性商品期货市场的成功转变。此后相继推出聚氯乙烯、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期货,化工期货品种链条日益丰富。具体来看,大商所主要从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丰富衍生工具体系和加强市场培育三个方面服务塑料化工产业。

  在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上,今年前9月,大商所5个化工期货品种单边日均成交量22.3万手、日均成交额93亿元、日均持仓量24.6万手,市场流动性充足。参与上述品种交易的法人客户超5000户,其持仓量占比为51%,市场结构日趋成熟。

  在丰富衍生工具体系上,去年12月大商所上线了商品互换业务。据介绍,截至11月1日,已有66家交易商、8家指定存管银行,累计开展商品互换业务83笔,成交名义本金8.73亿,其参与者涵盖生产加工企业、贸易商和相关投资机构。今年9月25日,大商所又推出了基差交易平台。截至11月1日,该平台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品种上累积成交87笔,成交量2.73万吨,成交名义本金2.14亿元。

  记者了解到,除了推出服务塑料化工行业的新品种新工具之外,近年来大商所还不断转变市场服务理念,通过举办产业大会、EDP培训项目、产融培育基地、龙头企业培训和地区沙龙等服务品牌强化产业客户培育,夯实市场发展基础。

  “自2015年起,我们连续4年开展化工期货品种的场外期权试点,2018年将化工品种纳入基差贸易试点。2019年,我们进一步推出包含场外期权、基差贸易等内容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旨在进一步拓宽贸易模式,引导企业尝试基于期货价格的现货贸易方式,助力企业利用场外期权等衍生工具实现个性化的风险管理”。大商所产业拓展部相关业务负责人说。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