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企业:油价暴跌 各化工平台苦乐不一
- 2015/1/6 10:50:00
- 点击次数:1982次
大国化工网商城讯:最近一个月,全球经济疲软,石油消费不振,再加上页岩油产量加大等综合因素下,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暴跌,其中WTI原油价格在上月月初还有75美元/桶,在去年年底已经暴跌至55美元/桶。
油价下跌对于化纤行业中的再生聚酯行业影响最为显著。再生行业的起源本身是为了应对价格高企的能源行业,油价暴跌使得这一行业的地位显得尴尬;而另一个行业—煤制乙二醇也面临同样的处境。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比替代性还要便宜时,还需要替代性产品吗?
氨纶涤纶工业丝受益
油价下跌造成的最直接结果就是PTA价格的下跌。据监测显示,2014年PTA跌幅超过37%,创下近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虽然在下跌通道中有波强势反弹,但在产能过多的背景下,未能改变下跌格局。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拖累,PTA价格已进入4000元/吨时代。
短期看,油价下跌直接导致PTA、聚酯价格波动,这不利于下游企业的采购。上游因为产能压力,库存本来就比较高,下游企业加重观望,不利于企业的开工。不过,华峰超纤表示,虽然部分化工类公司或因库存跌价而受到损失,但一些存货周转率较高的公司,将领先一步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增厚公司业绩。
而且,从长期看,油价下跌利好化纤业的发展。化纤下游为纺织,贴近终端消费,价格受原材料的波动相对较小,在原油价格下跌时受益于成本下降。相对于产能过大的锦纶、涤纶等化纤行业,需求稳定的氨纶、涤纶工业丝等子行业受益会更明显。不过,需求不旺仍是最大的短板,生意社纺织分析师认为,受原油层面持续下跌的不利影响,涤纶短纤产品跌势难改,在缺乏原料价格支撑的情况下,再加上下游也没有利好信息,预计短期内涤短仍有下探的可能。
桐昆集团的企业代表表示,油价下跌使得涤纶长丝的利润空间增大,但是由于行情波动较大,实际对下游的采购产生了一定影响。
锦纶企业对于原油下跌表示看好。他们认为,原料价格下跌提升了锦纶的竞争力。而且相较于涤纶,锦纶的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一家锦纶企业代表表示,锦纶相对于涤纶的性能更优越,价格降低会刺激市场需求。
而对于粘胶纤维行业而言,价格影响不太直接。新乡化纤(000949,股吧)主要从事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维的生产与销售。新乡化纤近期表示,公司原材料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对公司经营无直接影响,但有可能降低物流成本。
价差优势明显缩小 替代行业大幅承压
去年12月以来,由原油起头触发的原生聚酯跳水的行情,让再生化纤厂家叫苦不迭。原因就是向来保持一定价差,大体上算两条并行相邻曲线的原再生报价,在这一波行情中,被挤成了一团乱麻。
首先开始受到影响的是再生长丝,作为原生长丝“好兄弟”,在进入去年12月后,再生长丝就紧跟原生长丝步伐同样报价下滑,接连的下挫使得由于和原生长丝价格的不断拉近,受到成本限制的再生长丝亏损面逐渐增大,幸而原生长丝价格进入12月下旬后逐渐企稳,再生长丝也停止了继续跟跌的行为,转而走向限产。两者每吨价差从一开始相差600多元,到12月中旬仅余两百附近,至月末差价又有拉大。
而事实上,相比于一开始就跟跌的再生长丝,相对稳健的再生棉型受这波下挫影响的更深。随着时间推移,原再生棉型两者之间的价格差不断拉近,至12月末已接近不分高低。从一开始每吨相差约600多元,到至月末已近于百元。中纤网分析师曹文婷认为,这样小的差价带来的问题是,如果不考虑客户一贯的使用习惯,下游更倾向于价格不贵却质量好的原生聚酯。这导致再生化纤市场清淡,库存压力逐渐上升。
另一个遭受重创的行业就是煤制乙二醇。虽然当前全世界以石油制乙二醇的生产企业依然占主流,煤制乙二醇仅为5%。不过当初发展这一技术时,国际油价呈现长期上升、煤价下跌的态势,煤制乙二醇的应用前景在那时看来相当的广阔。在2013年,随着煤制乙二醇技术的逐渐成熟,企业加快了投产的步伐。然而,今年油价大幅下跌,再加上包括页岩气油等新能源的开采,低油价似乎将成为常态。这不利于煤制乙二醇技术技术的发展,甚至于生存。
据专家测算,当原油价格在90美元/桶~100美元/桶之间时,煤制乙二醇有非常好的竞争优势;在80美元/桶~85美元/桶之间时,煤制乙二醇仍有一定的生产利润可言,当国际原油价格在70美元/桶~75美元/桶时,煤制乙二醇只能是在微利中生存。可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国际油价已经下降至60美元/桶~65美元/桶,甚至以下的水平,煤制乙二醇的竞争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投资该项目应该更加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