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低迷惹人忧 专家为市场支招
- 2015/6/24 14:22:00
- 点击次数:633次
大国化工网讯:2008年的时候,黄磷的价格曾卖到2万元/吨,众多企业都看到了捞金的大好机会,纷纷涌入黄磷市场,企业数量过多就会使得行业内部的事宜不能得到有效的规整。也不乏企业趁乱获取不法的利润。
为了规范行业的发展,2008年工信部出台的《黄磷工业准入条件》中明确规定“新建黄磷企业项目的起始规模不得小于5万吨/年”,这一门槛设置确实将一些中小企业挡在了行业之外。但随着国内黄磷市场消费结构、金融市场的变化以及许多地方政府控制采矿权,要求获取采矿权的同时,必须安排后加工产品项目,黄磷成为不少企业的首选,致使准入条件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无机磷化工产品出口量达12362.89吨,其中中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仍占主导地位,而进口量虽仅有2530吨,但多为高附加值产品。以三氯氧磷为例,2013年我国进口三氯氧磷仅为0.39吨,但单价高达835641美元/吨;出口量虽高达4661吨,但单价仅为11232.6美元/吨,二者相差近74倍。
目前,国内企业以黄磷为原料的延伸产品不多,想要拓展以黄磷为原料的产品并不是带动黄磷冲回辉煌时期的好办法。过剩的黄磷不能通过市场上的其他产品分担出去,增加新产品来消耗黄磷的产量才是减轻过剩压力的出路。
其次,界内专家针对黄磷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1.开发新产品
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逐步拓展,阻燃剂已经成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助剂在市场上迅速发展。作为阻燃剂家族成员中的重要产品,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两个优势应用领域在聚氨酯和工程塑料,两种合成材料的未来空间都很大。
2.拓展新领域
在药用精细有机磷化工中,磷化学在药物研发上的广泛应用将成为一种趋势,含磷化合物在抗骨质疏松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药用磷化工的发展。
3.为黄磷注入高新技术
目前国际上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主要包括高氯酸锂、四氟硼酸锂、六氟砷酸锂、六氟磷酸锂等种类,其中六氟磷酸锂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难度的精细化工产品,其以适宜的溶解度和较高的导电率应用更为广泛。据统计,2003~201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55%。
“近年来,发达国家根据国内资源及环保政策的调整,陆续将一些初级和中间产品向资源相对丰富和环保要求不高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其自身却减少或停产能耗较高的电炉黄磷,转向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梅毅告诉记者,与国外相比,我国磷矿资源相对丰富,具有发展磷化工业的资源优势。但磷矿石毕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美国为保护本国的磷矿资源,已于2002年起禁止出口磷矿。而我国的优质磷矿最多能使用10~15年。因此,国内企业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黄磷资源,使其成为发展我国精细磷化工的强大基础。
“不是不能上黄磷项目,只是企业在上装置时要先想好深加工的问题。目前,缅甸、越南等国家的黄磷出口价格比国内企业还要低,如果完全拼价格,国内企业未必具有优势,为此企业要尽快摒弃价格战的思路。除了黄磷产品,其下游磷酸盐也是如此。尽管我国磷酸盐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多为低档产品,企业产品出口受阻也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上。因此,用高端磷酸盐替代低档产品成为当前企业的主要任务。”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贺红武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