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无实质改善 甲醇涨幅不宜高估
- 2016/10/28 11:15:00
- 点击次数:804次
大国化工网讯:供应整体充裕,需求增量有限
国庆节假期归来,甲醇期货迎来开门红。继10月10日跳空高开后,主力1701合约不但连续攀升,创出年内新高,更是突破前期上涨通道上沿。技术上,甲醇走势强劲。基本面是否也支持上涨行情呢?
成本上游产品强势拉涨,国庆节后甲醇迎来开门红
上游产品强势上涨是10月以来甲醇表现良好的重要原因。不过,成本端能持续为甲醇价格提供上行动能吗?
煤炭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供需关系
国内生产甲醇的主要工艺是煤制,因而煤炭价格的高低影响着甲醇的理论成本。
说到今年大宗商品最强势的品种,相信大家会毫不犹豫地首推煤炭。受276个工作日和三年不审批新建煤矿项目的影响,国内煤炭供应量大幅下降。此外,前期价格持续下跌,各方都在努力去库存,2015年下半年之后,煤炭企业和港口库存急剧下降。截至10月中旬,曹妃甸港口煤炭库存为131万吨,较2015年6月底下降202万吨,降幅为60.66%;秦皇岛港口库存为329.68万吨,较2015年6月底下降315.32万吨,降幅为48.89%。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单动力煤期货指数,前三个季度就上涨了95.6%,接近翻倍。反观甲醇,年内最大涨幅不到30%。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影响甲醇价格的因素较多,另一方面是甲醇生产企业的煤炭定价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据笔者了解,西北地区甲醇生产企业大多拥有附属煤矿,这些煤炭类似于企业的自有资产,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对这些企业的成本而言,影响有限,这也是为什么上文说煤炭价格只会影响甲醇理论成本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还是会提振甲醇价格。那么问题来了,煤炭价格会继续上涨吗?
基本面上,冬季到来,火电需求释放,煤炭价格仍有上行的空间。但是,笔者认为,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很难延续,因为经过了前三个季度的“酝酿”,目前煤炭市场的价格已经非理性了。产量下降25%,价格上涨近100%,价格已经甚至过多反映了当前的供需关系。煤炭价格疯涨,政府已经开始关注,政策层面也将开始抑制煤价。并且,原煤产量、库存稳中有升,煤炭价格继续上行的动能或许不足了。四季度煤炭价格见顶的概率非常大,但下跌的空间也有限,最可能的走势,就是高位振荡。
基于四季度煤炭价格见顶但跌幅有限的判断,煤炭市场对甲醇价格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难以提供持续上涨的动能。
原油冻产协议存在反复的可能性
原油和天然气具有伴生关系。虽然国内气制甲醇的产能占比不大,但国外生产甲醇主要采取气制工艺。因此,原油价格的涨跌影响国外甲醇的价格,从而间接影响国内甲醇市场。
OPEC达成冻产协议、美国商业库存超预期下降使得国际原油价格在国庆节期间持续上涨。然而,之后便呈现滞涨现象。
冻产协议的达成对于改善原油供需失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执行情况也是后期市场关注的重点。不过,冻产协议只是OPEC内部达成的局部性协议,即使OPEC将产量维持在3250万—3300万桶/日,如果其他产油国(如美国、俄罗斯)加大产量,那么原油供应过剩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不仅如此,一旦冻产协议开始实施,油价非但没有上涨,自身的份额也被抢夺,OPEC内部势必会放弃协议,转而开足马力生产。这样一来,短时间内,原油供应量会大幅增加,市场信心也会遭到重创。所以说,原油价格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
在OPEC达成冻产协议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支持,并称俄罗斯也会采取冻产甚至减产的措施。然而,OPEC部分成员国又宣称将增产,俄罗斯国内原油主要生产商对冻产也有抵触情绪,四季度冻产存在反复的可能性。
回到原油的供需层面,今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问题未见明显改善,月均过剩量基本在150万桶/日。进入四季度,原油迎来冬季取暖油消费高峰,OPEC也上调了全球消费预期,加之非OPEC产量不再增加,原油供大于求的问题将有所缓和。但是,原油供应端还是存在产量回升的可能。
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鉴于原油价格回升,美国活跃钻井数量持续增加。截至10月21日,活跃钻井平台为443座,连续17周未下降。由于低油价造成页岩油生产企业财政困难,经济实力差的企业不得不关停钻井,美国活跃钻井数量从1600座大幅下降到300余座。之后,随着原油价格的回升,活跃钻井数量开始增加。
此外,为应对低油价,主要产油国纷纷降低自身生产成本。目前,美国页岩油的最低成本在35美元/桶,平均采油成本在50美元/桶以下,低油价对供应的影响减弱。
原油市场四季度多空交织,受冻产协议支撑,价格有望在50美元/桶止跌,但是考虑到供应过剩问题没有改变,加上冻产协议存在反复的风险,上涨的空间也有限。此外,能源价格持续上升。中石油计划在11月20日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上调10%,这将提升国内气头甲醇的生产成本。虽然国内天然气制甲醇的产能不大,但对市场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利多氛围。
通过上文论述,不论是原油、天然气,还是煤炭,四季度整体处于阶段性高位,价格继续上行的空间有限,煤炭甚至还存在下跌的风险。因此,成本端虽不会推动甲醇价格持续上行,但会形成一定支撑,拖住其下跌的步伐。
供应市场货源整体充足,其间有阶段性紧缺的可能
供给侧改革是今年的热点话题,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很多商品都开启了上涨行情。无奈,甲醇行业去产能、去库存的进程异常缓慢。
进口数量持续增加冲击国内市场
先来看看国外市场。用甲醇CFR中国价格×1.17的增值税×1.055的进口关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100元/吨运费,可以计算出进口甲醇价格折人民币价格。再用这个价格和国内现货价格做差,发现5月以来,进口甲醇价格一直升水国内现货价格约100元/吨。不过,经过国庆节期间的价格上涨,目前国内外价差已基本弥合,这意味国内甲醇价格优势不再,国外进口甲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加剧。
进口数据显示,今年国内进口甲醇数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前8个月共进口5944589.86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416235.07吨,增幅为68.48%。考虑到今明两年伊朗有近800万吨的新产能投产,且主要销地就是中国,因此未来国内进口甲醇数量保持高位将成为常态。而这将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